去党校培训五天需要带正装吗

西安西装定制哪个品牌好-陕北西装定制

需要。

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。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党校。、同志都曾任校长。党校为我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,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作出了重要贡献,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国家行政学院于1988年开始筹建,1994年正式成立,主要培训高中级公务员、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政策研究人才。

汉族的风俗习惯

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,汉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,具体体现在服饰、饮食、住行等方面。

1、汉族服饰

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例如青海一带,汉族人穿皮革、毛制品的较多。

清代年间,富贵人家的男子身穿长袍、马褂,戴瓜皮帽。女子身穿单、夹长衫,裹足穿小尖头布鞋。一般平民穿粗布短袄、褐褂(用羊毛织成的褂子),羊皮或山羊皮做成长、短皮袄,穿布裤或褐裤,戴黑白毡帽,系腰带,打绑腿。

民国时期,男子着装与清代基本相同,但不留发辫,夏戴瓜皮帽、黑白毡帽,冬戴火车头帽、羊羔皮帽或狐皮帽。男足穿布鞋或自制的连帮带底的船形鞋,妇女穿绣花布鞋。老年妇女为高纂头发型,中青年妇女油花头、饰银簪等首饰,戴银、铜耳坠、戒指和手镯。

1949年后,男子穿中山装或列宁装,妇女留双辫或剪发,不戴首饰,衣着简单。20世纪80年代,服饰日趋时髦,男着西装、茄克衫等;妇女着装不断变化,金、银戒指、耳环、项链等倍受青年妇女的青睐。

2、汉族饮食

汉族食物结构接近回族。面食做法较特殊的有:用鏊烧制的炉馍馍;油炸的张嘴、油锞儿、翻跟头;青稞面烙干粮、锅盔。夏季,乡间喜食荨麻拌汤、韭合、烙饼等。秋粮半成熟后,用青稞麦粒做成麦素,烹油,佐以葱花、盐、香菜等,别有风味,也称“吃青”。

汉族食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。特别是“羊羔盖被儿”十分讲究,选肥羊羔一只,宰杀后切成小块,配以调料,用青油炒后,加少许水,上盖一大面饼,温火焖熟,面饼就汤、羊羔肉吃,鲜嫩可口,营养丰富,是款待贵客的佳肴。

汉族人爱喝奶茶、茯茶。每逢喜事要饮酒,请厨师做宴席,有肉八盘、海八盘、十大碗等。

3、汉族住行

汉族住土墙围起的独户四合院庄廓。以前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屋,以座北向南的北房为主房。主房中间设中堂,放长条桌或面柜。院内砌花园,大门多向南开。室内靠窗做火炕,上铺毡毯供吃饭或歇息。

80至90年代,砖木结构的瓦房逐步代替土屋。1949年前后,室内用铁、铜火盆及牛、马粪做成的粪块或木柴取暖。

20世纪50年代以后,煤大量开采,泥火炉、铁火炉取代火盆。20世纪60年代逐渐以自行车、胶轮大车、卡车为运输工具。20世纪80年代以后,自行车、汽车、托拉机、摩托车等成为普遍的运输工具。

4、汉族婚嫁

1949年前,汉族青年男女结婚遵从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实行包办婚姻。早婚、童养媳、近亲结婚较普遍。 1953年后,贯彻《婚姻法》,实行婚姻自由,废除包办婚姻、纳妾、童养媳等陋俗。提倡婚事简办,举行集体婚礼,婚礼简单,民风淳朴。

20世纪70年代,提倡计划生育、晚婚晚育。20世纪80年代,随着收入的提高,结婚彩礼逐步升级,迎亲要汽车,家具要组合,衣服要高档。互相攀比之风日盛,虽提倡婚事简办,但成效不大。汉族结婚仪式比较复杂,各个地方会有所不同。

5、汉族生育

汉族人不论生男生女,都会对头胎比较看重。婴儿出生第二天,女婿给岳父母及主要亲戚报喜。第三天用百草花、柏叶、红枣、钱币置水盆,给婴儿洗浴,称“洗三”。

第10天或30天由娘舅家带衣料食品等看望产妇叫“看月”。孩子至百天请长辈剃发,名“过百岁”或“过百禄”,祝贺孩子健康长寿。

6、汉族丧葬

汉族以土葬为主,间有火葬。丧事分“泪丧”和“喜丧”。父母中年去世为“泪丧”。年过花甲逝世称“喜丧”。

人去世后更换新衣,遗体停放正屋中堂3至7天。用白纸或布覆体,红、蓝布片罩面。灵前摆放“倒头献食”,在盆内焚化纸钱。同时,即给亲邻报丧,并请风水先生或长者去相墓破土挖坟穴。

送葬前亲邻吊唁,送挽帐、馒头、大米、花圈、金银斗、钱等。亡人家用丧宴招待亲朋。者儿子戴麻冠,拄丧棒,称“孝子”,儿媳及晚辈妇女穿孝衫。有的请吹鼓手奏哀乐。

送葬前一天,宴请者娘舅和亲邻长辈,“孝子”汇报病情治疗,丧事准备情况,让众亲邻评议平时孝敬好坏。若有忤逆不孝情况,当众批评或体罚,谓之“娘外家说话”。送葬日清晨入殓,子女有“望骨”规矩。

送葬时,“孝子”怀揣家谱,执领魂幡等物品。老人须在太阳未出,前掩埋。葬后3天亲属上坟祭奠,称“全三”。49天、100天和1周年时,亦上坟祭奠。未婚少男、少女,一般火葬后就地埋葬。

7、汉族节日

汉族主要有春节、元宵节、端阳节、中秋节等。春节又称过年。节前杀猪宰羊,准备食品和年货,打扫室内外卫生。除夕贴春联,上坟祭祖。夜晚合家守岁,吃年夜饭,老人给小孩压岁钱。大年初一家族内给长辈拜年。初二开始,亲友互相拜年祝福。

元宵节,有舞龙舞狮,装扮八大光棍、灯官老爷、哑巴拉驴、胖婆娘、踩高跷、小唱等社火节目。

端阳节时,每家门口插杨柳枝,吃粽子、彩蛋、凉面,喝雄黄酒,小孩身佩各种式样的香包。许多家庭去野外会餐,名“踏青”或“踩青”。

中秋节,家家户户用小麦面粉做出有各种图案的月饼或烤制的点心。晚9至10时,在庭院桌子上摆放月饼、西瓜、鲜果等,谓“献月”。年轻人在巷道、场院打响鞭。夜晚还有偷月饼的习俗。

除此之外,还有“正二十”、“二月二”、“十月一”、“腊八”等节日。还有祭奠祖先和佛祖的传统,如“天社(春分日)“、“清明”、“四月八”、“六月六”、“七月十五”、腊月二十三日“祭灶”等活动。

他娶到佟丽娅,靠的是才华和实力

文丨吴谦 图丨来源于网络

不久前,金马奖公布了提名名单,《一路顺风》、《七月与安生》和《我不是潘金莲》领跑提名,和马思纯、周冬雨提名影后。

因为:《唐人街探案》的5个提名,全是技术奖。

技术是一部**的重要成分,能攒齐这么多技术提名,导演+编剧的陈思诚功不可没。

而且不仅在国内拿下8亿多票房,5项金马奖提名,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。

金马奖提名之前,《唐人街探案》在**节的特别放映单元进放映。

日本推理小说大神岛田庄司在微博上称《唐人街探案》是“推理佳作”。

陈思诚开始做《唐人街探案》的时候,其实想法很简单:自己是把**当梦想的,《唐人街探案》就是他的圆梦之作。

“梦想”这东西,早就是选秀节目和鸡汤文最熟悉的配方。

陈思诚最初是做演员出道。2003年,电视剧《海滩》播出,从陈思诚在海报上的站位(最左),能看出他当时还是纯新人。

当时的大咖王学兵,在拍《海滩》时,发现陈思诚是个想法多、不安分的演员。

拍戏时每天都早到,会跟个个都比他腕儿大的演员们合计:要不我们这样拍这样拍……大家都觉得这小伙子想法挺多的,不过陈思诚不只是瞎想想而已。

学表演的陈思诚,《士兵突击》圆了演员梦。

《北京爱情故事》让他圆了创作梦。

到了**版《北京爱情故事》与王学兵再合作,他已经是导演+编剧+演员,就像王学兵说的,他把当年想的“这样这样”都实现了。

到了《唐人街探案》,陈思诚已经把整个行业摸了个遍,全行业都在议论IP,陈思诚觉得,热门IP是别人的梦、别人的故事,他就想做一个纯粹讲故事的人,所以选择了原创。

光有梦想,最后很可能“只是想想而已” ,你必须玩命磕,才能渐渐勾勒出它的轮廓。

《唐人街探案》的剧本据说是陈思诚在飞机上完成的,他钻研了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之类的悬疑小说,自己写了4万字的剧本、10万字的人物小传,还带着团队去泰国,和、警察进行访谈。

网上一度有人质疑:这不是陈思诚的手笔吧?

在弄出剧本、操心完制作环节之后,他亲自上阵调教演员。

在拍摄片中的戏时,未成年的刘昊然坐在一群性感辣妹中,特别羞涩紧张。陈思诚亲自上阵,为辣妹们示范摆臀扭腰,还指挥辣妹们抱住刘昊然,最后实拍的时候,一片声色犬马中,刘昊然一脸呆滞,反差萌就这么出来了。

这部戏让“陈思诚出品”成了作品质量的保障,他接着就开始了新的跨界——在新剧《远大前程》中当监制。这么一来,他的title 实在让人眼花缭乱了:导演、编剧、监制、演员,每到一部戏,都能把这些元素拿出几个来,自由排列组合。

能集齐监制+演员+编剧 身份的**人,有成龙、徐克、黄百鸣、姜文这些大佬,可都是出道多年的老司机了……现在,陈思诚也加入了这个豪华套餐。

当初大家都以为陈思诚要做《北爱 2》、《北爱 3》,他不声不响地做出了《唐人街探案》;现在大家都以为他会趁热打铁筹备《唐人街探案2》,他又放下已经玩转了的爱情、悬疑,做起了武侠,炮制了这部新剧《远大前程》。陈思诚你这么任性,你老婆佟丽娅知道吗?

写完《北爱》后,陈思诚就开始酝酿《远大前程》,他想用这个上海滩群雄争霸的故事,完成自己的武侠梦。又是老上海,又是武侠,考验不小:老上海题材的影视剧,有《上海滩》、《长恨歌》这些经典,武侠片大咖,也有徐克、李安、徐皓峰们,怎么突破?

《远大前程》的剧本前后一共用了5年时间,陈思诚自己找书看,把著名的三大亨都捋了一遍,然后做出了“四代大亨”的人设。

剧本有了,功课做了,导演召集了一班技术咖:拍过《无人区》、《疯狂的石头》的摄影师杜杰,《十二生肖》的动作指导伍刚,是的,他们现在都被提名了!造型设计张世杰拿过金马奖获最佳造型设计,《唐人街探案》里刘昊然的风衣、佟丽娅的性感打扮,就是他做的。

为了还原1922年的上海,剧组在横店、象山、上海三个地方拍摄,重要场景都是定制搭建出来的,整个剧最砸钱的地方也在这。

为了保持水准,监制陈思诚找了《芈月传》的导演之一谢泽当导演,《小时代》的造型指导黄薇。电视剧《好先生》的美术指导邸琨出手,你懂的,演员的质感绝对不止五毛钱。

今天,“亨行霸到”版人物海报放出来了,长这样:

四代大亨从长袍马褂到长衫,再到旧式西装,最后是衬衫西裤,很符合那句“穿什么,就是什么”。

第一代大亨中,王德顺饰演的楚天枢,在上海只手遮天。

金士杰、张双利都是青帮大佬,一个对主人公洪三有救命之恩,另一个与洪三的母亲有一段情。作为开山第一代大亨,老成的实力派戏骨,才镇得住角色。

赵立新、倪大红这第二代大亨,看起来像是《上海滩》中的许文强和丁力,正值壮年,要干大事。

赵立新饰演的青帮三当家,是洪三的师父,也是军师级的人物,大当家倪大红企图控制上海滩,从这表情就能看出来城府很深。

全剧的主人公就在这张图中:陈思诚饰演的洪三。

上面有爷爷辈、叔叔辈罩着,旁边有袁弘、富大龙这些基友陪着,可他同时也重情重义善于交际,还总能在危机时刻化险为夷,最后成长为 真·大亨·洪三 。

刘昊然和陈昊两个新生代,和前辈们拉开了距离,又是四代大亨中不能缺少的,因为他们是最年轻的一代。

这一批演员阵容,与大家的猜测,有重合也有不同。

金士杰在《唐人街探案》里演了个变态兮兮的怪老头,KTV 里带着笑唱着歌都能让人吓破胆,大亨如果有没有点镇得住人的本事,也成不了大亨吧?

演第二代大亨的赵立新,在《曹操传奇》中演过枭雄曹操,在《芈月传》中演过张仪,既有儒雅气质,也能口若悬河辩论不休。这种演技派的中坚力量,跟第二代大亨承上启下的感觉也是贴合的。

袁弘的“十三爷”收了一票迷妹,但靠演技说话,是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演农民子弟孙少平,土掉渣的造型和陕北口音,不偶像,很有料。这次跟陈思诚演发小,要从少年演到成年后,最后三观不合各走各路,很有挑战。

刘昊然之前的角色,从初恋气息的学霸余淮,到暗恋女生的少年宋歌,都是跟自己年纪相差不大的角色。《唐人街探案》里连话都说不清楚,却对善恶有着深刻见解的小神探秦风是一次转型,这次的“大亨”跟他反差更大,也让人更期待。

虽然《远大前程》还正在热拍,但是冲着“陈思诚出品”,以及还算靠谱的主创阵容,应该会是挺有人缘的一部剧吧?你们科科就迫不及待安利过这部剧:

之前,陈思诚一直被网友说是“时尚绝缘体”,连经纪人都吐槽他不在乎外表、不注意形象。可是,跟徒有外表的明星比起来,实力+才华才是最强的时尚单品啊。

-END-